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澳門人,對於馬介休(葡語為BACALHAU)這種葡萄牙鹹魚有都算有一定的認識。在澳門時,到葡國餐廳用餐時,喜歡吃煎炸食物的我,一定會點一碟馬介休薯球(葡語為pasteis de bacalhau)。在來葡萄牙之前,別人問我葡萄牙有什麼,我一定答馬介休和罐頭辣魚。而來在到葡萄牙後,我反而未遇見過澳門人十分喜愛的老人牌辣魚,到是馬休介就十分常見,無論大超市還是小超市,一定會有一個展示馬介休商品的角落。
我的房東跟我說,在葡萄牙有一千零一種烹調馬介休的方法。我個人除了喜歡馬介休薯球外,還非常喜歡奶油馬介休(bacalhau em nata),可以說是在葡萄牙吃過一次後一試難忘。而烹調馬介休是很費功夫的,首先要有一個demolhar的過程,就是把馬介休泡在水中一段時間(最短一日,一般是兩日),其間還要換水,把馬介休中的鹽分減少,之後才可以開始烹煮。不過現代人追求生活方便,在葡萄牙的大部分超市都有已經DEMOLHAR了的馬介休出售。
除了作為食物外,馬介休還成為他們的語言文化的一部分。例如他們有一句句子直譯為’XX處於馬介休的水中’(XX Fica em ágau de bacalhau),其實意指情況停濟不前,處於膠著狀態。此個句子的出現,在上述的DEMOLHAR的過程有很大關係,那些馬介休的水就是用來DEMOLHAR馬介休的水,而這過程費時,因此出現了這個表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