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scuz! Board

标题: 日常想家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suga_t    时间: 2017-11-8 08:55
标题: 日常想家


十月份,朋友圈被一则“世界再大,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”的广告宣传文案刷屏。然后引发了日常想家。

故事很简单,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:

一个中国留学生到美国以后要宴请他的国际友人,决心做一道番茄炒蛋。但是每个孩子离开家前可能都疏于厨艺。他并不知道番茄炒蛋是先放蛋还是先放番茄,他给妈妈发微信远程求助。但是男孩手笨,弄得厨房一片狼藉。于是给妈妈甩去一句语音:“妈,你这发的什么东西啊,我听不清楚,你这不行。”很快,男孩收到了一段爸爸发过来的妈妈亲自下厨演示的视频。最后男孩的番茄炒蛋收到了外国小伙伴的一致好评。而彼时,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此时是凌晨四点。

一边看的时候,我们会一边吐槽故事中的男孩不懂事,凌晨四点还给爸妈发微信,高兴起来连爸妈的信息都不回,简直不像话。但是,不只是故事中的男孩,年少的我们谁不曾辜负过父母的一片真心?

我们都是远渡重洋的求学者,或者是离开父母一年难聚的儿女。但是年轻的我们总是会觉得,世界好大,好多事情比陪在父母身边重要。我们拼命地往外跑,势必要看到这个世界的繁花似锦;我们一腔孤勇地闯荡,以此证明我们的独立自主;我们甚至不留恋不回头,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。“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只不过有人为你负重前行。”我们给自己贴上“负重远行”的标签,其实想想,只是远行,哪有负重?我们享受时差分隔的两个世界,我们沉醉于呼朋引伴的潇洒,甚至学习也是金钱和时间的肆意挥霍。真正“负重”的,是“想留你在身边,更想你拥有全世界,你的世界,大于全世界”的他们。

初到里斯本的我,也经常在饭点远程求助家里的爸妈。当然,他们不会有丝毫怨言,反而会觉得还能被自己的女儿需要,是一种成就感。当然不会是番茄炒蛋是先放番茄还是鸡蛋这样的傻问题。有时候觉得自己问的烹饪问题都很有技术含量,但是想想,可能在他们看来和“番茄炒蛋先放鸡蛋还是先放番茄”并没有不同。

偶尔和父母视频,看到来电时,可能因为在和朋友聊天,可能正好在做作业,大部分时间可能在厨房翻天,所以拒接电话时,犹豫不会超过3秒。大概拒接父母的电话是不需要成本的,毕竟他们不会因为你拒接了一个电话就少爱你一点。而其他,朋友,师长,甚至是陌生人,在那个瞬间,总有千万种考量。有一次,错过了爸爸的来电,后来拨过去的时候,也没有人接,忘记了时差这回事,一连拨了好几个,然后此事便被搁置了。结果我吃完晚饭,竟然鲜少地接到了爸爸的来电。镜头里那昏暗的灯光下的人,蓬头垢面,浮肿的眼睛还带着老花眼镜,一副没睡醒的样子。彼时是中国的凌晨两点,确实是没睡醒。一接通便是焦急地询问,大概是被我任性的接连几个未接来电吓坏了。那时候,差点掉眼泪,连忙嘱咐他赶紧睡觉,我没事。第二天再和他们打电话时,才知道,自从我来到里斯本,爸爸雷打不动的睡前关机习惯就被打破了,还养成了半夜醒来检查微信的习惯。如果不能陪在你身边,那就在你的全世界待命。最不需要成本的爱,大概也是这世上最沉甸甸的爱了。

孝顺这个词就是由后悔构成的,无数个我们做错事的瞬间,无数个我们割舍不了的瞬间。爸爸的生日,过了的第二天才想起来,然后打电话的时候各种撒娇卖萌求原谅。妈妈就在视频的另一头向她老公嚷嚷,“你少说点,她很忙的,还要做作业的”,然后抢过手机,就开始各种嘱咐。妈妈上了年纪以后一直学不会用微信,每次都痴痴地候在爸爸身后,然后催着他赶紧结束把手机给她。和妈妈的聊天总是很简短,因为她总觉得我有比和他们聊天更重要的事情做。其实怎么可能忙到没时间和他们打电话?不过是因为我经常挂在嘴边“等我空了就给你们打电话”,结果我通常都是接电话的那个人。世界上所有的子女都没有流泪的资格,因为我们都太厚脸皮了。

以前有一个问题,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了,对你而言,什么才是最重要的?我最喜欢的回答就是“父母健在,知己三两,得见爱人,此生足矣。”这个世界有70亿人,但是最爱你的永远只有他们。







欢迎光临 Discuz! Board (https://bbs.tongchai.org.cn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